說故事也是一種表演  

2008092617:25

說故事也是一種表演   

 

「說故事其實也是一種表演」,面對聽故事的人當我們努力的用聲音把裝在頭腦裡的那個故事說出來時,為了把故事說得好聽,我們運用各種聲調來搭配故事內容,例如:說到難過的事,我們會皺起眉頭;說到開心的事,我們會露出笑容,甚至一邊說一邊笑;說到激動處手舞足蹈、搥胸頓足,這些精彩的聲音和肢體表現,其實就是表演,我們因為只顧著「說故事」,沒有注意到自己自然流露的肢體動作,所以以為自己只是在說而已。

譬如這個故事:「白小三從早上到下午一直沒有吃東西,他的肚子好餓、好餓….」講這句話時,我們會流露出痛苦的表情、或是用手抱住肚子。當下說話的是說故事者,身體表演出來的卻是白小三,我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同時扮演旁白和演員這兩個角色。大巨人說:「把秘密說出來,不然我要把你吃掉!」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會用邪惡的眼神看著某處,語帶威脅,因為我們已經把自己當作那個大巨人了。在說故事的過程中,我們就是這樣不斷的在重複扮演各種角色,既要擔任旁白又要生動的說出對白,而故事說得好不好聽,就看我們的角色扮演是否成功。

成功的角色扮演有兩個關鍵,一個是流暢的台詞、一個是生動的表演。台詞指的是說話的內容,表演則是說話的語調和肢體、表情,這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一個生動的故事。舉個例子:「白小三從早上到下午一直沒有吃東西,他的肚子好餓、好餓….」這是一句流暢的台詞,讓人家唸起來就不知不覺放慢聲調、充滿同情。如果說成「那個白小ㄏㄨㄛ!他ㄏㄨㄛ,從那個早上ㄏㄨㄛ,一直一直都沒有,一直一直到下午都沒有吃哦!沒有吃東西哦!他啊!他的肚子好餓好餓ㄋㄧㄟ!」像這樣不流暢的台詞會讓人家聽起來不舒服,無法感受那個情境、甚至聽不懂我們在講什麼。

如果空有流暢的台詞,卻忽略說話的語調和肢體、表情,同樣無法讓聽的人感動:「白小三從早上一直到下午都沒有吃東西,他的肚子好餓、好餓」,試著用小學時代全班唸課文的聲調說這句話,那單調的聲音簡直就像在呼口號一樣。有的人用背誦的方式說故事,一字不漏把故事唸出來,雖然台詞流暢明白,卻表情僵硬、聲調極不自然,所呈現出來的就是空有「流暢的台詞」卻沒有「生動表演」的故事了。

「流暢的台詞」和「生動的表演」都需要特別學習,閱讀優良兒童文學作品可讓我們更加了解兒童、運用文學語言,在說故事的時候展現流暢的台詞;而學習如何用聲音、身體表達情感,可以讓我們更加生動自然的展現故事內容。

說故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想要讓技巧更純熟,還是得花工夫練習,對說故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把它當作一種成長目標,如此自己獲得成長又能帶給別人歡樂,何樂而不為呢?(節錄自<從聽故事到閱讀>信誼基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