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媽媽小心飾品皮膚炎

2008071721:35

愛美媽媽小心飾品皮膚炎

楊志雄 醫師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皮膚科

 

「醫師,請問我這耳朵好癢、好紅、好熱,是不是昨天去爬山被蚊蟲咬傷的?」日前於門診中一位裝扮前衛的女性病人焦急地問我。

「妳最近是否有帶新買的耳環飾品?因為這是一種飾品皮膚,又叫接觸性皮膚炎。」我端視著她的右耳沿著耳廓、耳洞整排的紅疹。

醫學上,「接觸性皮膚炎」泛指因為接觸到某些物質而引起皮膚濕疹樣發炎的問題,常見的有化妝品、保養品、藥膏、金屬或貼中藥等等。

接觸性皮膚炎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相當常見的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另一種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前者是接觸不當的物品急性或慢性刺激而來的,通常是手部長時間接觸水及刺激性高的洗劑,例如餐飲類,導致皮膚上的保護層被洗掉,進而造成手部有乾,癢,脫皮的症狀,這時只要盡量讓手部肌膚有喘息的機會及多選用較滋潤保濕成分,如乳酸,尿素等護手霜即可。後者則是因為自己本身的特異性體質而發生過敏的現象,像是因職業上需要接觸含化學類藥品或金屬的人,例如美類、水泥營造業,除了乾癢症狀外,在嚴重時還會有手掌紅腫,起水泡,及水泡內液體滲出現象。若置之不理,過敏症狀有可能會蔓延全身,此時一定要停止接觸過敏原。

隨著現今社會流行的腳步,佩帶飾品的女性,甚至男性,逐年增加,每年情人節及母親節前後,因為飾品皮膚炎來皮膚科求診的病人也會比較多,畢竟這是女性偉大的兩大節日,美麗前衛的飾品是很多人送禮的選擇,因此不管是國內外飾品廣告、網站或現在流行的電視購物,總是會強調低敏感度或不會過敏,也常有網友或女性朋友討論著哪些品牌比較不會過敏。

飾品皮膚炎是一種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易發生在夏季,這是由於天熱多汗,金屬會微量溶於汗水中,因此增加了皮膚接觸金屬的機會,也增加飾品皮膚炎的發生。根據外國醫學文獻對金屬飾品的過敏指數分析,依發生高低依序為鎳、鉻、鈷、銀、銅、鈀、鉑(白金),而純金是最不易引起飾品皮膚炎,而根據台大醫院長期對國內患者所做的調查發現,其中最著名且排行第一的過敏原也是鎳金屬。在台灣,臉是對鎳過敏病人的最好發部位,主要是因為戴含鎳的眼鏡或是穿耳洞所引起,其他如項鍊、手錶、錢幣、衣服上的金屬鈕釦、拉鍊,或鑰匙,都有鎳,也是門診「鎳皮膚炎」的常客。

以下依材質與門診經驗分析其過敏指數︰

一、合金或電鍍品:

市面上大多數的飾品屬於此種,因為常含有前三種金屬鎳、鉻、鈷,因此過敏機會很高。

二、銀(925純銀)

一般925銀在國際上被承認為純銀,其比例為7.5%的合金與92.5%的銀,這樣的純銀鍛出的飾品較堅固也較不易磨損與變形,添加過合金的純銀做出來的飾品比較質優耐用,過敏機會遠小於前三者,因此外國以銀作為過敏反應的指標參考,如果對銀過敏,那表示皮膚對很多金屬會很容易過敏。

三、925銀白金:

925純銀外履一層白K金,以防止925純銀因接觸氧氣而變黃變黑,所以銀白金可保持飾品銀白色澤,高成本的銀白金,不用花太多時間保養飾品過敏機會也較低。

四、白金:

過敏機會較低。

五、K金:

此類含有黃金成分,金最不易溶於汗水中,也最不易引起飾品皮膚炎,市面上常見為14k18k24k,愈後者含金成分愈高,愈不易過敏。

六、不鏽鋼︰

有些飾品品牌及錶帶主打此類材質,因含有8%的鎳,18%左右的鉻,因此過敏機會不低。

七、鈦︰

前陣子因佩帶此類飾品的某位財團名人在電視節目中提及後,造成廣大流行風潮,也造成價格飆漲,有研究顯示其過敏指數甚至比金還低。似乎價格愈貴的材質,愈不會過敏。

飾品皮膚炎通常在接觸後一週內出現,一旦免疫細胞產生第一次過敏後,下次皮膚再接觸同材質飾品時,824小時內會發生同樣的皮膚炎症狀。有趣的是外國研究顯示此類病人,有一半在20歲前即發現,且身上穿洞愈多愈容易發生飾品皮膚炎。金屬已廣泛運用於日常生活及醫學上,如日常用品、染料、牙齒矯正、心臟結律器、子宮避孕器等,遇到過敏時,利用貼膚試驗找出過敏金屬,同時避免接觸同類金屬製品是最佳治療,也要及早尋求醫師治療,以免留下發炎後的黑色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