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外宿有撇步 先跟「好兄弟」打聲招呼

2009082616:15
卡優網 

  於目前正值農曆七月鬼門開,讓大部分民眾出門在外,都會留意習俗與相關忌諱。為了避免在外旅行碰到「不乾淨」的東西,經過調查統計,國人出外旅遊住宿,普遍會選擇採用「敲門並打聲招呼」的方式,來做為防鬼措施。

  波仕特線上市調進行「國人出外旅遊住宿,會採取何種防鬼措施」的民調,結果發現國人普遍會選擇採用「敲門並打聲招呼」的方式,佔了42.38%。這個動作的用意,是藉由遊客懷著敬畏的心情,先跟房間內「好兄弟」打聲招呼,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不會介意被打擾,自己也可以住得心安。

  除此之外,民眾還會採取的防遇鬼措施還包括,「帶護身符或十字架」(19.7%)、「拖鞋一正一反放」(13.46%)、「進門後沖馬桶」(9.18%)、「床頭放鹽和水」(1.85%)等。

  這些流傳下來的防鬼「撇步」,姑且不論是否有科學根據,還是有可以解釋的道理存在。像是「護身符或十字架」就被視為是有神威、保平安的物品,鬼當然是不敢靠近。

  「拖鞋一正一反」是因為傳說鬼魂會跟的鞋子的方向走,把拖鞋一正一反放在門口,表示如果有鬼魂進到房間,它又會再順著反方向走出去;「沖馬桶」則象徵把房間內不好的東西一起沖走;「在床頭放鹽」的道理則是因為鹽是海水濾化而來,吸收了日光的精華可以護體。

  進一步以性別來看國人出外旅行驅鬼習俗差別,男性在「進門沖馬桶水」、「在床頭放鹽和水」兩項較女性的比例高,女性則比較常採用「敲門並打聲招呼」、「拖鞋一正一反」、「護身符或十字架」等方式。

  從年齡分布來看,年輕一輩的旅行者可能比較不熟趨鬼習俗,所以多半選擇「事先敲門打招呼」。45歲以上的中壯年民眾,選擇「進門沖馬桶水」、「床頭放鹽和水」的方法,都較年輕人的比例高一些。

  雖然民眾的禁忌千奇百怪,但不外乎就是對鬼神懷著一顆敬畏的心。不過,出門在外還是不要太過自己嚇自己,懷著坦蕩的心情,才不會讓自己的旅遊掃興。